315黑猫投诉-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 广东站

头部电商平台“618”促销不约而同取消预售

证券日报2024.05.10 09:24

今年“618”年中大促的序幕逐渐拉开,取消预售成为传统电商平台做出的一大重要调整。

据京东黑板报5月8日消息,今年京东“618”将于5月31日晚8点全面开启,进行现货售卖。淘天集团也于5月6日宣布,今年天猫“618”取消官方预售,改为直接售卖模式。

“天猫、京东的举措,反映了消费者对于简单、直接购物体验的偏好,以及对预售模式潜在问题的担忧。”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电商平台正在不断探索和创新销售模式,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保持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预售为何取消?

在电商领域,预售机制是一种灵活的销售策略,它允许消费者通过支付定金来提前锁定心仪的商品。这种机制不仅有助于商家减少库存风险,降低生产成本,并加速资金周转,还为后续的正式销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家乳制品电商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通过预售,我们可以提前掌握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从而更精准地安排生产和物流计划。这不仅降低了库存风险,还让我们能够提前回笼资金,有效缓解资金压力。”

但实际上,预售制度屡被消费者诟病。截至5月9日,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预售的投诉已超过8万条。有消费者反映,在购买商品时明明是标注为现货,但在下单后却变成了预售商品,导致等待时间延长,甚至错过使用时机。还有网友投诉,购买了预售商品,但商家却迟迟未发货。

与此同时,消费者发现在不同的销售渠道(如直播间、各平台官方旗舰店等),同一预售商品价格不统一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还会出现提前购买预售商品并没有获得预期的优惠,反而价格更高的情况。“选择网购就是为了省时省心,可网购预售却让省心事变成了糟心事。”有消费者在黑猫平台上表示。

对此,业界普遍认为,预售被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逐渐放弃,核心原因是其机制存在漏洞。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大促规模的加大,参与预售的商家和消费群体不断扩大,问题也开始出现。例如,预售的商品不能按期发货、补差价时出现涨价情况、售后服务与普通商品不一致等,甚至出现金融风险。使得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变差、消费风险上升,使平台口碑和平台其他正常售卖商品的商家都受到了影响,所以京东和淘天集团才会不约而同取消预售制。

今年1月份,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显示,电商平台预售模式亟待规范,同时指出电商平台预售模式存在五大问题——“尾款”涨价不诚信、预售商品不价保、承诺赠品不兑现、承诺时间不发货、“最低价”宣传不属实。

在电商行业,虽然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消费理念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低价依然是消费者不变的追求。而预售制作为消费市场快速增长时期的一种促销工具,其初衷是为了满足平台、商家以及消费者的共同需求。

“随着电商行业逐渐迈向成熟以及生产制造能力的提升,商家应对大促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预售所带来的优势逐渐消失,因此取消预售成为在当前时机下的合适选择。”Sandalwood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价格、商品力仍是核心

在存量博弈时代,平台和商家面临着如何留住用户的巨大挑战。从当前的市场趋势和业内人士的观点来看,低价策略、现货销售、缩短活动周期以及提升商品服务附加值,正成为电商平台在大促期间替代预售的新手段。

据记者了解,面向商家,今年天猫“618”简化报名环节,满足要求的商家可直接进行商品报名;针对消费者,淘宝天猫推出全程价保、提供运费险等一系列举措,并拉长了“618”活动周期。淘宝方面表示,取消预售是顺应时代变化,以用户为中心,回归消费本质。

与此同时,今年京东“618”在5月31日晚8点现货开卖,同步推出百亿元补贴日活动,还将先后推出9.9包邮日、超级直播日、PLUS会员日等主题活动。

速途研究院前院长、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低价”依然是2024年电商行业的关键词,也是所有电商平台重点发力的方向。

“直播的兴起和拼多多等以价格驱动的平台机制,使得促销活动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大部分品牌已不再过度依赖平台的大促来销售商品。”在庄帅看来,价格、商品力(新品、定制、自有品牌)仍然是电商平台竞争的重点,直播电商、即时零售也将成为“618”的主要增长模式。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营销、新玩法、新手段,或将成为今年“618”的一个明显特征。同时,商品性价比、产品力的竞争也将在今年“618”变得更为激烈,除了实惠的价格,对产品的创新或是驱动消费者以旧换新的重要手段,同时,满足消费者新应用需求和场景的尝试也值得关注。

《文明诚信投诉公约》

我要投诉

24小时有效投诉21580

累计有效投诉26250300

黑猫投诉
黑猫投诉
官方邮箱:heimaotousu@vip.sina.com

合作机构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全国消费品缺陷线索检测协作网
APP风险检测
新浪人民调解委员会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
金盾
新京报智库

合作媒体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新闻 央视财经 工人日报 法治日报 中国消费者报 消费日报 证券日报 中国交通广播
央广网经济之声天天315 财经网 中国商网 华夏时报 经济观察报 中国经营报 中国网财经 中国科技投资 中国食品报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报告 新京报 北青网 千龙网 新闻晨报 新快网 鲁网 山东商报 泰山财经 齐鲁晚报
钱江晚报 燕赵都市报 潇湘晨报 金陵晚报 安徽商报 陕西日报 中国城市新闻网 今日女报 消费者报道 差评

合作律所

  • 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
  •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
  • 北京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 岳成律师事务所
  • 广东保典律师事务所
  • 泽普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亿中律师事务所